资讯 > 知商学堂 > 知识产权周边 > 正文
企业的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的竞争对手为了获得不法利益,可能会侵犯其他企业的商业秘密,这是一种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那么,侵犯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
商业秘密(Trade Secrets),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认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审理思路:
首先,应当明确原告指控被告侵权行为的具体类型。《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的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包括三种类型:1.被告非法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2.被告未经权利人许可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合法获取的商业秘密;3.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以上行为,仍然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其次,根据被告不同的侵权行为类型,审查原告提供的侵权证据及被告的抗辩意见及证据。不同的侵权行为,对原告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要求不同。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商业秘密纠纷案件系因原告的高管或职工跳槽后进行同业竞争引发争议,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本身具有秘密、隐蔽的特点,对原告举证证明被告实施侵权行为要求较高。为解决举证难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侵权的认定采取“实质性相同加接触减合法来源”原则。在认定被控侵权技术与涉案技术秘密是否构成相同或实质性相同时,技术事实比较简单的案件,通常经过一般技术比对即可作出认定,但比较复杂的案件,法官无法通过技术比对直接得出结论的,则需要启动专家咨询或技术鉴定程序加以解决。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customer@wtoip.com。
相关阅读

最新资讯

2020-10-20
前瞻政策
2020-10-15
前瞻政策
2020-10-09
前瞻政策
2020-09-23
知商热点
2020-09-21
前瞻政策热门资讯查看更多>
-
商标保护不到位,巨头也得交学费!2019-07-15知商热点
-
汇桔网安庆市现代企业服务中心正式揭牌2019-06-28知商热点
-
汇桔网成为首届长三角区块链应用创新大赛专家单位,谢旭辉董事长受聘为专家评委2019-06-25知商热点
-
中国密集出台新一轮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全面提速经济转型升级2019-06-21知商热点
-
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2019-06-18知商热点
-
汇桔网2019年“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首站走进英国!2019-06-17知商热点
-
九部门联合发文,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全面提速制造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2019-06-10知商热点